蘇軾 (西元 1036年~西元 1101年﹞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,北宋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 人,為蘇洵之子,蘇轍之兄,三人合稱「三蘇」,且並列唐宋八大家之中。
他在中國的文學史上,有極高的成績翻譯除繪畫,蘇軾在文章、詩詞、書法方面都有極高的成績,不僅在詞壇上有「豪邁派鼻祖」的美稱,他的詩和散文一樣享負盛名,可說是一名周全的藝術家,是一位不行多得的大文豪。
宋 蘇軾《蝶戀花》:
「花褪殘紅青杏小翻譯燕子飛時,綠水人家繞。
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翻譯
牆裏秋千牆外道翻譯牆外行人,牆裏佳人笑。
笑漸不聞聲漸悄,多情卻被無情惱。」
注釋:
1. 蝶戀花:詞牌名,原唐教坊曲名翻譯別名《鵲踏枝》、《鳳棲梧》等。雙調,六十字,仄韻翻譯取自梁 簡文帝 蕭綱詩句「翻階蛺蝶戀花情」中的三個字。
2. 褪:退色
3. 柳綿:柳絮
4. 秋千:即鞦韆。
參考資料:
蘇東坡曾以「文字譭謗君相」的罪名入獄,在監獄裏蹲了一百多天,幾近被處死。入獄的原因,簡單來講,是因為他的才調高,又常常直言無礙,遭到小人嫉恨,所以被彈劾入罪。他曾有句詩話「根到九泉無曲處,世間唯有蟄龍知」,也被用來羅織入罪翻譯彈劾他的人說,這句詩話,是在暗射皇帝就是「蟄龍」,身居「九泉」之下。是以認定,蘇東坡是在謾罵皇帝下了地獄。
他後來出獄,被貶到了黃州(今湖北黃岡縣),在所棲身的城東的一塊坡地,務農種地,自號「東坡」。自此之後,才有了「蘇東坡」這個名字。
語譯:
晚春四月,杏花飄落,殘紅行將褪盡,結出了小小的青杏。燕子翺翔,綠水環繞著鄉野人家翻譯
風吹柳絮,四處飄零,僅存枯枝殘葉;草木逢春展生機,芳草無所不在了,天涯何處無芳草。
身在牆外道路的行人,憧憬在牆內盪秋千的少女;牆內佳人的笑聲,使牆門外漢有沒有限遐思。
嬌美的笑聲,逐步的歸於寂靜,悄然無聲,枉然留下了「多情卻被無情惱」的自作多情行人翻譯
【詩詞賞析】天涯何處無芳草 多情卻被無情惱
賞析:
蘇東坡的詩詞,一貫以豪爽著稱,有「豪爽派始祖」的美稱。 如蘇東坡著名的《念奴嬌.赤壁懷古》:「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」。多麼有氣勢。
然而東坡年輕的時辰,也佈滿了浪漫綺麗的情懷,寫了這首浪漫綺麗的詩詞《蝶戀花》。描寫晚春四月,少男多情,對男女情愛,有沒有限遐思,佈滿著空想。
此首詞,「海角何處無芳草」、為傳世名句翻譯世間處處有芳草,何須「單戀一枝花」,「多情卻被無情惱」,自作多情就是自尋煩惱。
本文來自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ytjiang/post/1337615830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